top of page

nomi 故事
兼具實用趣味與美學設計
讓孩子坐著也能自由變換姿勢
減少僵硬坐姿對成長的傷害




nomi多階段成長椅,以彎曲的流線型木頭支架作為整張椅子的主幹,而椅背、坐椅及腳踏板也延續流線型設計,使孩子能利用每個彎曲及角度,發展出不同的乘坐姿勢。

nomi多階段成長椅,以彎曲的流線型木頭支架作為整張椅子的主幹,而椅背、坐椅及腳踏板也延續流線型設計,使孩子能利用每個彎曲及角度,發展出不同的乘坐姿勢。
獨特的開放式設計,讓孩子無論正著坐、反著坐或側坐,都能擁有四肢自由伸展的空間。同時椅子成為他們最可靠的夥伴,無論如何變換依然穩定安全。
Peter Opsvik 在寬大的腳踏板前方加了一個凸起,後方則設計了兩個內凹凹槽,這可不單單只因美觀外型而打造。
前方凸起能刺激按摩孩子的腳趾與腳掌,同時能幫助腳踝的伸展;後方的凹槽則方便雙腳往後勾住,不僅達到腿部整體拉筋的效果,往後勾住更能幫助身體自然坐挺。寬大的腳踏板亦能讓孩子腳掌完全服貼站起,方便隨時活動身軀,不造成久坐的不適。



動來動去更專注
不再侷限孩子乖乖不動


你是否也因為家中孩子老是無法乖乖坐好、吃飯亂跑、學習力不專注而感到困擾?其實孩子們在動與靜的轉換過程中不僅能幫助他們發展身體的協調性,更能提升記憶力與專注力,因此讓孩子在坐中動,反而能使他們在同一位置上的時間較久,不侷限身體,也不侷限他們的學習與思考。
nomi成長椅細長的外型曾讓許多人抱持著是否不穩固的疑慮,但坐上去卻能馬上發覺原來它是如此符合人體工學與乘坐的舒適性。 也許因為 Peter Opsvik 不僅是一位設計師,他還是一位薩克斯風手,因此他的作品皆充滿了線條及律動感,不僅僅只是一張椅子,更是一件藝術品。
他的設計讓坐椅上的人能順理成章地動來動去,不受約束地隨意自由伸展,並透過人體工學的設計矯正變換時的一些不當姿勢,達到真正地放鬆與舒適。

兼具實用趣味與美學設計
讓孩子坐著也能自由變換姿勢
減少僵硬坐姿對成長的傷害
始於讓孩子融入餐桌的創作概念
在北歐,讓孩子從小融入家庭用餐氛圍一向是備受重視的育兒理念。他們認為,每天的用餐時光能增進家人間的情感交流,而孩子不應該缺席這樣的日常場合。
若能讓孩子自小與大人共同於餐桌上用餐,則能進一步幫助他們學習大人的用餐禮儀、社交技巧、語言與動作。此外,一同用餐能使孩子的視線與大人同高,不僅擁有被尊重的感受,也能訓練孩子的獨立性。

從融入用餐
延伸至全家人的生活
nomi成長椅的誕生,是為了給予每位孩子一張專屬的座椅。自新生兒起,孩子便能自在地於nomi Baby 躺椅上,與家人共度美好的家庭生活時光。及腰的高度設計,使大人身影隨時都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給予滿滿安全感。
於安全的nomi Baby 躺椅上,大人可與孩子玩耍、說話。滾輪設計使大人能輕鬆移動躺椅,不論位於家中何處,都能將孩子帶在身邊,參與家人的活動。全家人用餐時,也能將nomi Baby移至餐桌旁,與家人共享溫馨時刻。
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張設計椅 - nomi 成長椅秉持著核心理念,創造出一個個貼心實用設計,完美融入孩子成長過程,讓好習慣與幸福從餐桌無限延伸。
相隔多年後的 2013 年,他再度為了孫女挑戰嬰幼兒成長椅設計,將經年累月的經驗、對孫女的愛與祝福,淬鍊出一張能呵護孫女一生的 nomi 多階段成長椅。
延續 Tripp Trapp 的動態成長使用功能,並結合最頂尖的工藝技術,Peter Opsvik 創造出更加符合人體工學及現代人需求的 nomi 成長椅,以最時髦的形象與更多的貼心細節,再次驚豔家具設計圈,並顛覆大眾對成長椅的想像。
由時間與經驗堆疊淬鍊而生
將對孫女的愛 化作一張姿態優雅的嬰童成長椅
Peter Opsvik 為北歐工業設計之父,而 nomi 成長椅便出自這位挪威國寶級設計大師之手。打破常規與大膽革新是他的設計標籤,他堅信人體與椅子應合而為一,以身體為主軸,在舒適乘坐的同時也能自由活動。
他曾為了兒子於1972年設計出世界第一張能與父母「平起平坐」的成長椅 Tripp Trapp,並於 1983 年至 1984 年相繼打造仿若漂浮於雲朵上的重力平衡椅 Gravity Balans,與歐洲銷量第一的工作椅 HAG Capisco Puls。Peter Opsvik 多張經典椅的誕生奠定了他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地位,同時也成為人體工學椅設計的權威代表。


設計師介紹

Peter Opsvik 希望能透過椅子的設計與巧思,讓身體不被拘束於某個坐姿,而是能自然而然地變換姿勢,使肌肉擁有伸展的機會,這也就是他所提出的動態坐姿概念。
Peter Opsvik 認為在坐中動、讓椅子與身體能夠達到一個完美的相互平衡狀態,才是人體坐姿最舒服的狀態。雖然坐在椅子上,但身體卻不受侷限,反而解放了姿勢變換的自由,四肢與椅子的互動讓乘坐者可動、可變、可控制坐椅,滿足每個人不同的乘坐需求。
動態坐姿設計
Peter Opsvik 一生的思考課題: 怎麼坐才舒適?
「坐中有動」首創動態坐姿
顛覆人類千年以來的傳統坐椅概念
無論乘坐於材質多麼柔軟的椅子上,隨著坐的時間愈久,我們愈能感受到身體因久坐出現的不適感,像是腰痠背痛、腹部擠壓、腿部血液循環不好等等…。畢生設計重心皆放在人體工學設計上的 Peter Opsvik,一生都在思考怎麼坐才舒適,他曾推出《Rethinking Sitting》一書,闡述了他對設計與坐姿的觀察與思考,在書中他提出「最好的坐姿永遠是下一個姿勢」,因此人們每次坐累了,便會不由自主地變換成下一個姿態。
Peter Opsvik
一生的思考課題: 怎麼坐才舒適?
「坐中有動」首創動態坐姿
顛覆人類千年以來的傳統坐椅概念

bottom of page